为配合大运河申遗工作,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隋唐大运河考古队于2010~2011年对郑州段做了全面的调查工作,基本弄清了运河河道的走向,并对部分地段进行了勘探和试掘等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
隋唐大运河故道[注: 释义 故道gùdào【old way】∶旧有的道路;老路【old river course】∶水流已经改道的旧河道 举例 黄河故道 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郑州段是通济渠的重要一段,它西起洛阳市,沿洛河自偃师与郑州市巩义交界处入境,经巩义市、荥阳市、惠济区、金水区、中牟县5个县(市、区),东南与开封县境相接,全长150余公里。现今运河故道伊洛河段尚存,邙山以北河段已全部被黄河所夺,郑州北部及东南部中牟境内运河故道亦多淤埋地下,仅部分地段还依稀可见运河遗迹,如惠济区惠济桥段、丰硕桥至贾鲁河段索须河、杨桥、万胜等还保留一段河道遗迹。
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初期,郑州市就加强了境内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资源的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发现了一批与运河相关的文化遗产及运河遗迹。2007年,河南省八市启动大运河申遗项目。为配合大运河申遗,全面了解大运河的现状、具体走向和沿线现存文化遗产状态,2008年郑州市向国家文物局报送了大运河项目材料,2009年10月制定郑州段大运河申遗方案,全面开始收集、调查、整理工作。2010~2011年,在省、市文物局的支持和指导下,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隋唐大运河考古队开始对大运河沿线进行全面调查,并在工作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在采取传统考古调查、勘探和试掘等手段的基础上,并结合人类学的有关调查方法,对运河沿线文化遗产进行了立体扫描,获取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和民间传说。洛口仓、惠济桥段河道、水溃等遗迹是这次调查重要收获之一。
洛口仓,亦名兴洛仓,是隋朝最大的粮仓,建于隋大业[注: 皋陶-皋陶,东夷族首领,偃姓,虞夏时人(约公元前21世纪),生于曲阜,上古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律家,又名皋繇、咎繇、咎陶、大业,与尧、舜、禹并列为上古四圣。]二年(606),与大运河有密切的关系,各地的漕粮,通过庞大的水运网络输送到这里蓄积,成为当时调剂东西南北的粮食物流中心。2010年下半年在巩义伊洛河入黄河处东南角的七里铺岭上对汉代将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整个城东西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